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蟬聯全球30強,深圳大學挺進世界350強,蟬聯雙非大學第一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決定不再參與世界大學排名,南京大學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表示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均不再使用國際排名作為重要建設目標,引起了社會各界對目前各種版本世界大學排名的導向性、科學性和合理性的熱議。
中國哪些大學最受國外世界大學排名青睞?2021-2022年,哪所大學的世界十大大學排名平均排名最高?中國哪些雙非大學躋身全球500強?
2022年全國高考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布,又到了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挑選大學與專業的關鍵時刻。2022年6月26日,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正式發布《校友會2022世界大學排名分析報告》,報告依據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美國USNews、英國QS、俄羅斯MosIUR、英國THE、沙特CWUR、西班牙CSIC、荷蘭CWTS、美國Scimago、英國自然指數和土耳其METU等國外10個版本世界大學排名中國高校排名情況,最新發布校友會2022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國大學世界排名,為社會各界了解中國大學的國際排名情況提供參考。
在最新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5000強中,中國共有621所高校上榜,6所高校世界平均排名躋身全球100強,49所高校入圍全球500強。其中,清華大學表現最好,世界平均排名第23名,問鼎校友會2022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國大學世界排名第一。北京大學第2,世界平均排名第26名。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世界平均排名挺進全球100強。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等6所高校躋身全球200強。
全國共有48所“雙一流”建設大學世界平均排名躋身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500強,101所雙一流大學躋身世界1000強。46所非雙一流高校躋身全球1000強,深圳大學表現最好,平均排名躋身世界350強。在最新校友會2022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國各類型大學世界排名中,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分列綜合類、理工類、醫藥類、師范類、農林類、財經類、民族類、語言類、體育類、政法類大學第一。
1983年,美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志公布世界第一個大學排行榜。不完全統計,四十年來,全球各類機構發布了50多個版本的世界大學排名。其中,美國USNews世界大學排名、英國THE世界大學排名、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沙特CWUR世界大學排名、西班牙CSIC世界大學排名、荷蘭CWT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英國自然指數排名、土耳其MET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由國外機構發布的認可度和知名度相對較高、評價體系相對成熟的世界十大大學排名。
由于國外版本的世界大學排名評價理念不同,其評價體系、評價方法和權重分配差異較大,導致中國高校在不同版本世界大學排名中名次差距較大。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主持人、艾瑞深數據技術研究院院長趙德國指出,總體來說,國外十個版本的世界大學排名均能從某個方面反映一所大學的國際排名狀況,對學生留學擇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022年6月,艾瑞深校友會網依據中國高校在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的平均排名進行統計排序,最新發布2022校友會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國大學世界平均排名等系列排名。
中國621所高校上榜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49所高校平均排名挺進全球500強
報告顯示,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美國USNews、英國QS、俄羅斯MosIUR、英國THE、沙特CWUR、西班牙CSIC、荷蘭CWTS、美國Scimago、土耳其URAP和英國自然指數排名等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5000強中,全國共有621所本科高校上榜,其中,民辦高校有12所,中外合作辦學大學有4所。
從上榜中國高校的世界十大大學排名平均排名來看,全國共有2所大學挺進全球前30強,6所高校躋身全球100強,12所高校挺進全球200強,49所高校入圍全球500強,147所高校挺進全球1000強。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主持人、艾瑞深數據技術研究院院長趙德國指出,全國共有140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上榜,48所高校世界平均排名入圍全球500強,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等39所高校跌出全球1000強。上海音樂學院、外交學院等7所雙一流大學未入圍世界十大大學排名5000強。
值得關注的是,在最新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表現最好,包攬國外9個版本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大學第一。其中,清華大學贏得美國USNews、英國QS、英國THE、西班牙CSIC、美國Scimago、沙特CWUR、土耳其URAP等版本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第一;北京大學問鼎俄羅斯莫斯科、英國自然指數、英國THE等版本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大學冠軍。令人關注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勇奪荷蘭CWT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大學首位。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世界十大大學排名最高,挺進全球30強,中國科技大學挺進全國六強
報告顯示,在最新美國USNews、英國QS、英國THE、俄羅斯MosIUR、英國自然指數等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清華大學表現最好,世界平均排名第23名,問鼎校友會2022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國大學世界排名冠軍。北京大學平均排名第26名,居第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挺進全球30強,不愧為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及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八星級大學、中國最高學府、世界一流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平均排名第52名,位居第三;浙江大學平均排名第57名,列第四;復旦大學平均排名第69名,居第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平均排名第96名,列第六;南京大學平均排名第102名,居第七;中山大學平均排名第136名,表現突出,高居第八;華中科技大學平均排名第142名,居第九;武漢大學平均排名第145名,位列第十。
另外,世界平均排名進入全球300強的高校還有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表現較為突出。
深圳大學世界十大大學排名平均排名最高,挺進全球500強,首都醫科大學挺進前三甲
榜單顯示,在最新USNews、QS、THE、MosIUR等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全國共有46所非雙一流大學世界平均排名挺進全球1000強。其中,深圳大學的國際影響最大、國際排名最高,世界平均排名第330名,位居國內第32名,雄居中國非雙一流大學首位。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平均排名第514名,居第二。首都醫科大學平均排名第535名,列第三。
廣東工業大學第542名,居第四。南京工業大學第548名,居第五。江蘇大學第553名,居第六。南方醫科大學第585名,居第七。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第612名,居第八。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第615名,居第九。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第627名,居第十。
4所合作辦學大學、12所民辦高校躋身世界5000強,3所高校挺進全球2000強
在最新美國USNews、英國QS、英國THE、俄羅斯MosIUR等2021-2022年世界十大大學排名中,有4所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和12所民辦高校榜上有名。其中,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昆山杜克大學等3所高校世界平均排名最高,挺進全球前2000強,表現突出。上榜高校還有武漢東湖學院、南昌理工學院、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浙江樹人學院、西京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黑龍江東方學院、南昌工學院、濰坊科技學院、陽光學院、黃河科技學院、青島濱海學院、煙臺南山學院等高校,入圍全球5000強。
世界大學排名對理科醫學等類高?!坝欣?,人文社科優勢高校世界排名“失真”
由于國外世界大學排名評價理念不同,與國內大學排名相比其評價體系、評價方法和權重分配差異較大,導致中國高校在國內外大學排名中名次差距較大。對比分析中國高校在2021-2022世界十大大學排名、校友會2022中國大學排名等國內外排名中位次發現,國外的世界大學排名對我國自然科學、醫學、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為優勢的高校有利,國際排名相對較高。
而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為優勢的高校十分不利,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其世界平均排名的國內排位普遍靠后,遠低于在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的位次,主要原因在于中文期刊學術論文、科研獎勵、項目、著作和專利等核心指標尚未納入國外世界大學排名評價標準,無法“真實”完整體現出財經政法藝術等特色型高校的辦學實力和社會貢獻。
中國綜合大學排行榜創始人、校友會網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
,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各個版本的世界十大大學排名為了“國際可比”,基本上采用的西方教育價值體系認可的評價思想、評價方法和指標數據,主要圍繞著全球自然科學領域英文期刊學術論文的發表數量、被引頻次和發表作者等對全球高??蒲?、師資等展開綜合評價,僅能從英文學術論文等相對單一指標數據方面反映一所大學的國際排名狀況。而在我國,中國高??蒲袑嵙蛯W術水平的評價主要通過科研獎勵、科研項目、中英文學術論文、專利、著作、成果轉化等指標的綜合系統評價來體現,更加側重系統評價高校的研究水平和社會貢獻等。正是由于國外世界大學排名評價體系設計上存在缺陷,對中國高校的辦學特色關注不夠,以至于出現個別不合理的排名結果??梢哉f,世界大學排名無法完整體現中國高校的辦學實力與學術水平。
為此,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建議,中國高校應該科學客觀地看待世界大學排名的作用和功能,要理性看待世界大學排名的價值,高校的發展特別是“雙一流”高校建設不能盲目追逐世界大學排名,積極構建起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評價體系標準。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等部委正式發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第二輪“雙一流”建設評價注重“社會貢獻”,學科認定多維度設置條件,不與各種大學學科排名、論文指標等掛鉤。6月1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強調,“雙一流”高校建設堅持正確的導向,堅決破除“五唯”,堅決不圍繞各種流行的排行榜辦學,堅決突出貢獻、創新、質量和成效。
廣東艾瑞深數據技術研究院登記注冊成立!
重磅鏈接:校友會2022中國大學排名
2022年1月25日,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正式發布《2022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高考志愿填報指南》,連續第20年發布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