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的源流
信仰是國家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生存的全部意義。信仰有一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它蘊含了人們對人生的祝福、祈盼和追求。
“八仙”文化,是中國人不斷豐富的信仰符號,它是中國人信仰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是重要的民俗文化內容。
“八仙”并非出現于一時一地,而是產生于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相互獨立的不同傳說,經后人提煉整合而成,成為中國人共同的文化信仰和精神圖騰,它通過男女八種不同性格、不同境遇的修道故事,象征了普天之下的男女兩性、蕓蕓眾生。
“八仙”的事跡散見于唐、宋書籍中,但記錄松散,并非作為群體出現。因此“八仙”之名的確定也經過了很長時間,漢代就有八仙之說,唐代有唐八仙,宋元時期又形成了宋元八仙,名稱不一,也沒有坤道仙。
隨著元雜劇的繁榮,民間文化創作日益豐富,歷史上流傳甚廣的“八仙”故事遂被整合成一個群體。但即使同是元雜劇,“八仙”的人名也不完全相同,比如:馬致遠的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沒有何仙姑,而有身背葫蘆的徐神翁,各自所持的道具也不統一。
直到明代吳元泰的演義小說《東游記上洞八仙傳》一書問世,“上洞八仙”才最終確定,他們是: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八仙”并非隨便選定的,其中的“八”字和每一個人的性格形象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寓意。
為什么是“八”而不是別的數字?因為“八”對應著傳統文化 的“八卦”,它源于《易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代表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諸多卦象與征兆,也是普天之下蕓蕓眾生的集中體現。
鐵拐李,
原名李凝陽,隋朝峽人,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則說他姓李,名玄。早年學道于終南山。
鐵拐李原本是俊偉大丈夫,修練于碭山巖穴中,有一次應老子之約,赴會華山,數日后回歸,變成了蓬頭卷須、黑臉巨眼的跛乞丐。
老君囑咐李凝陽說:“道行在心不在表,這般形貌,只須功夫圓滿,便是異象真仙?!庇谑鞘谒鸸恳坏朗帐鴣y發,并授鐵拐一根以助扶持,他的葫蘆裝的是治病救人的仙丹。
至此,李凝陽的形象便固定下來:拄鐵拐,背葫蘆,訪人間,除病患,是大道充滿的象征。
有詩贊曰:葫蘆存五福,靈丹救蒼生。皮囊無貴賤,有道萬人崇。
鐘離權
,也稱漢鐘離,王重陽全真道尊為“正陽祖師”,奉為道教北五祖之一?!缎湍曜V》《夷堅志》《宋史》等書均有記載。原型為東漢大將,少工文學,尤喜草圣。但道家傳說故事很神奇。
據說他降生第七天,突然自吟道:“身游紫府,名書玉京?!币驗樽细?、玉京是玉帝的宮城,預示著富貴,故名“權”。
鐘離權曾化度呂洞賓成仙,并傳“點石成金”之道法,鐘、呂在民間廣受尊崇,被奉為財運的守護神。后來經東華帝君點化,修道圓滿,自稱“天下都散漢”,意即天下第一閑散之人。
他的形象是:丫頭坦腹,手搖棕扇,赤面偉體,龍眼虬髯,神態自若。
有詩贊曰:輕搖小扇起死生,點金濟世神來功。非是道具有神能,全賴自身有本領。
張果老,
原名“張果”,因年事最高,故尊為“老”,原型是唐代道士張果。新、舊《唐書》有傳。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敕封仙人張果記》記載為“邢州廣宗人也”。
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均曾召他入宮,不就。玄宗兩次派使者前來,他兩次佯死不赴,最后感受帝恩,只得進京。紀實小說《太平廣記》則說張果老自稱是堯帝時人,唐玄宗問術士葉法善“張果”的來歷,葉法善說:“臣不敢言,言立死”,后言道,“張果是混沌初分時一白蝙蝠精”,言畢而亡,后經玄宗求情,張果才救活他。
后仙逝于衡山蒲武縣,玄宗敕建棲霞觀以祭祀。
他的形象是倒騎白驢,背負道情筒,云游天下,宣唱道情,勸化度人?!膀T驢看唱本走著瞧”即源于此。
后人有詩贊曰:不是倒騎驢,勸君常反思。道筒有神威,威在知古始。
呂洞賓,
姓呂名巖,本為讀書人。全真道奉其“呂祖”。他是八仙中最有人情味,與觀世音菩薩、關圣帝君是對社會影響最大,故事也最多,簡述一下“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故事。
呂洞賓有一個好友叫茍杳,孤兒,呂洞賓接到家中,讓他讀書考取功名。呂洞賓一位林姓客人見茍杳人才出眾,便把妹妹許配給他。
呂洞賓阻攔道:“賢弟若非要成親,有一條件,我陪新娘子頭三宿?!逼堣皿@愕,但寄人籬下,無奈答應了。
第四天,茍杳回來,娘子向他哭訴道:“郎君何故只顧讀書,日暮而來,破曉而去?”
茍杳恍然大悟:“原是哥哥是怕我貪歡,誤了學業??!”幾年后,茍杳金榜題名。自此與呂洞賓灑淚而別。
一日,呂家失火,家財盡燼。
洞賓向茍杳借錢。茍杳每日配料喝酒,數月已過,卻不提相助之事。洞賓惱怒,不辭而別??斓郊視r,忽見舊宅之上深院軒堂??觳竭M得家門,卻見室內一口棺材,妻兒正披麻戴孝,悲傷欲絕。
洞賓細問端底,原來,洞賓離家不久,便有一群陌生人來修新房,修畢,悄然離去。前日又送來棺材,說夫君在茍家病故了。
呂洞賓惱羞成惱,找來利斧,劈開棺材,卻見一堆金銀財寶上有書信一封,信里道:“弟非負心郎,送金且修房。我妻守空房,嫂子哭斷腸?!?/p>
呂洞賓的形象設計是:身背寶劍,瀟灑、風趣,除暴安良,還有點好酒好色。
有詩贊曰:善惡最清楚,劍現魑魅怵。俗情雖偶染,不辱大丈夫。
何仙姑,
八仙中的唯一女仙,代表八卦中的“坤卦”,《續通考》說何仙姑生于武則天時期。
《太平廣記》稱有“何二娘”者,以織鞋為業,后游于羅浮山。宋代文人筆記多稱她為北宋永州人,常手持荷花,又巧降及時雨,愛護百姓,深受民間愛戴,因遇異人而得道。武則天派使者召請,中途不知所蹤。
宋人筆記說她遇到呂洞賓,呂洞賓見她天賦異稟,道根深藏,助她修道圓滿。
有詩贊曰:仙蹤不染塵,本非俗間人。修身為百姓,荷花藏道真。
藍采和,
姓許名堅,字伯通,出生于塘河古鎮石龍門,陸游《南唐書》中說他是唐末逸士。唐朝人《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均有記載。他玩世不恭、似狂似癲。本為須眉一丈夫,但戲曲將他男扮女裝,手提花籃。應鐵拐李之邀在仙苑石筍山得道。
他的形象是:一腳靴子一赤腳,夏穿棉衣冬臥雪。
有詩贊曰:花籃內蓄無凡品,訪貧問苦醉踏歌。心懷蒼生傳大道,萬民景仰藍采和。
韓湘子
,本名韓湘,字清夫,因幼年喪父,由叔父、大文豪韓愈撫養。是八仙中風度翩翩的斯文公子,擅吹洞簫,相傳,道教音樂《天花引》即為韓湘子所作。
韓湘子因自幼好道,受韓愈訓斥,后負氣出家,于終南山得鐘、呂二人相助,得成正果。韓湘子度化韓愈,韓愈不受。后來,韓愈因上《論佛骨表》極力勸諫,被唐憲宗貶至潮州,途遇暴雪,被雪掩埋,湘子相救。
韓湘子的形象是:翩翩公子,紫金洞簫。有詩贊曰:紫簫吹度風波靜,萬物仰賴堪滋生。
曹國舅,
曹景休,是呂洞賓的弟子。在“八仙”中,曹國舅的故事到了元明時期才出現于有關記載中。
其身世、說法,不同版本有一些出入,但均與宋仁宗的曹皇后有關?!端问贰酚涊d,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后之弟。其人性情和,通音律,愛作詩,封濟陽郡王。
《東游記》載:曹國舅天性純良,不喜富貴,獨愛仙道。其弟則仗勢驕縱,恃強凌弱,國舅深以為恥,遂隱跡山巖潛心修道,適遇鐘離權、呂洞賓,不久收為門徒,傳其道術。
曹國舅的形象與八仙中其他人有所不同,他頭戴紗帽,身穿紅袍官服,手持玉板,完全官人形象。
有詩贊曰:玉板書民聲,直達玉皇庭。百姓心為心,百姓將神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