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是以前那個浮夸年代,大家沒那么熱衷做陀飛輪了;再非那個黃金玫瑰金就是一切的日子,簡約表又沒那么一窩蜂了。
這樣說,大家都在造什么?原來是取中庸之道,半復雜款式例如全歷表,日期星期月份都是實用資訊,不太多也不會單調。而且幾十年來,全歷表已長得亭亭玉立,兩個視窗加上大部分款式都有的月相盤,建筑美渾然天成。愈來愈多人在全「歷」以赴,其他品牌又怎能怠慢?
江詩丹頓
Fiftysix Complete Calendar
全歷表定位相對大眾化,不及陀飛輪萬年歷高高在上,但不代表它只有草根形象,全歷表要造得decent,來看VC好了。Fiftysix初登銀幕,所有人目光很自然地放在鋼殼入門版,忽略了全歷表的價值,不過現在回頭是岸也不遲。
先看價格,它是同類腕表的頂級貨色,鋼殼20萬,玫瑰金殼30萬,全歷一脈相承數十年的格局,星期和月份在12:00位置的小窗顯示,結合表盤外圍的指針式日期,以及6:00位置的月相盤,沒比它更經典的了。Two-tone表盤很有懷舊氣息,外圓和內圓有不同打磨,這些細節就是價值所在。40mm表殼介乎圓形與酒桶形之間,11.6mm厚度不能說薄,但戴起來是舒服的,而且表耳的比例適中,不會「表」不稱身。
江詩丹頓可能是最全力以赴做全歷的人,款式奇多,例如兩年前的Historique 1948,不過這次改為自動上鏈,而且這臺Cal. 2460 QCL/1機芯屬于自家制造,獲日內瓦印記認證,和Fiftysix入門鋼版有著天淵之別。
寶珀
Villeret Quantieme Complet GMT
上世紀八十年代寶珀復興之時,全歷表就是其中一位開國功臣,一直匡扶寶珀直到今天。去年腕表稍稍作出改動,在保留Quantieme Complet Calendar的神髓大前提之下,注入GMT兩地時間功能。
腕表的功能很多時候只是裝飾太平,讓表匠展露身手,造了陀飛輪,準繩度加了兩秒,真的對你生死攸關嗎?但寶珀這表卻不同了,都是實用的功能,全歷的日期、星期和月份,不少人都有興趣霎眼間知道,看到是星期五小周末心情也會愉悅得多;GMT更不用說,那是腕表少有比手提電話更方便的顯示,一眼看到一目了然,哪像手機要開apps般麻煩……
實用功能配上清簡設計是相得益彰的,40mm不銹鋼表殼,日期用上藍色蛇形指針,GMT則采用紅色針頭設計,刻度環日期主外、GMT主內,分工清晰,星期和月份在12 :00時標之下,和6:00時標之上的月相平衡對稱。腕表搭載675A自動機芯,配備矽游絲和3日鏈動力,表耳更有隱藏式年歷調校按鈕,毋須工具只用指頭操作,設計窩心。定價約12 萬余。
名士
克里頓 10450
2018年初SIHH是看不到這枚名士全歷表的,它跟其他兩枚克里頓逆跳日期Day-Date和動力顯示型號,待至去年下旬才亮相,當然,和克里頓 Baumatic一起露面注定吃虧,風頭絕對會給蓋過,倒不如瞄準時機才動手,下半年就是最佳時候。
從三款克里頓的陣勢可見,small complication小復雜表果真成了表壇氣候,過分復雜的用不著,流于單調的又看不上,全歷表便剛剛好,第一個舉手贊成的可能就是名士。腕表采用最傳統的全歷布局,雙窗式星期和月份造型精致,沿用半月形月相盤,另有藍色指針pointing date。
43mm不銹鋼表殼,內藏Dubois Depraz 9000自動機芯,動力儲備42小時不過不失,防水50米也能應付一般實際需要。
萬寶龍
Star Legacy Full Calendar
去年萬寶龍 Star Legacy系列重整旗鼓,上至陀飛輪,下至日歷三針陣容強勁,其中全歷表就是小復雜的代表,定價3萬多,和以前萬寶龍抵買指標高得出奇的印象相若,這個價錢,在不少品牌只能買到三針表,環顧坊間其他全歷表,它也是數一數二的性價比高。
腕表采用42mm不銹鋼表殼,搭載MB29.12自動機芯,具有42小時動力儲備,防水30米。表面設計貫徹Star Legacy系列特色,最外圍設有軌道式刻度,另外表盤外緣的小時,以及指針式日期均用上阿拉伯數字時標,表面中央再以品牌獨特的guilloche修飾。全歷顯示帶有最傳統的影子,上面是雙窗式星期和月份,下面是月相,看全歷只要集中于表面的內圓便可,簡單易讀,銀白色表面和藍色指針的對比也極其鮮明。